最高法:未成年人网络“打赏”可以返还
原标题:最高法:未成年人网络“打赏”可以返还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张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未成年人借网课“打赏”主播,引起社会关注。中国最高人民法院19日发布的一份司法意见明确指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参与网络直播平台“打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法院应予支持。
这份《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二)》聚焦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买卖合同、房屋租赁合同、金融合同、医疗保险和企业破产等案件类型,提出23条具体审理意见。
近年来,中国网络支付技术和网络娱乐服务业发展迅猛,也出现了未成年人为网络游戏或网络直播平台支付较大金额用于充值、“打赏”而形成的纠纷。最高法方面解释,《指导意见(二)》对于未成年人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网络直播平台“打赏”作出的规定,包括两层意思。在适用对象方面,本条规定虽然以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主要对象,但“举重以明轻”;在支出款项数额方面,本条规定没有采用“一刀切”的做法,而是将应予返还的款项限定在与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针对明显受到疫情影响、无法进行人员聚集的线下培训,《指导意见(二)》规定,线下培训在疫情期间能够通过线上培训、变更培训期限等方式达到培训目的,法院不得判令解除合同。
相应地,对线下培训内容通过线上培训方式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或者案件实际情况表明不宜进行线上培训的,以及具有时限性要求的培训合同,变更培训期限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法院可以判决解除合同。
“及时制定司法政策,统一涉疫情纠纷案件处理的裁判尺度,引导和稳定社会对司法的合理预期。”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贵祥当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4月20日,最高法已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一)》。(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最高法:未成年人网络“打赏”可以返还
受疫情影响商品房交易可通过变更合同继续履行
住宅遭非法入侵可以实行防卫 国家“正当防卫”新规认定
人大代表建议高层小区全部装摄像头防高空抛物,最高法答复
旅馆酒店成未成年人受害案多发地,“开房”监管漏洞如何堵?
中消协提示:“免费装修”“装修款N年返还”多是噱头
北京“最严租房新规”施行月余,记者调查发现押金还是难退
最高法:引导房产交易回归居住属性 防炒地炒房
虚假诉讼逃避房屋限购?把这些想法收起来!
随时随地掌上办 学生和未成年人医保参保实现“全城通办”
推荐资讯
- 1北京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出乎意 3989
- 2华为全屋智能AWE2024前 3576
- 3为什么进户线要用铝线 2644
- 4杯子送人有何忌讳吗 男人送女 2326
- 5用心服务筑就每一份美好 2208
- 6安吉云上草原售楼处电话&md 2006
- 7菏泽轻轨线路图已出?看看是不 1875
- 82020年竟有农村拆迁补偿4 1796
- 9探索现代人需求,安放生活理想 1710
- 10松下全屋净水系统:全屋深度净 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