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企业经营难 代表委员呼吁公积金改革

全国政协委员郑秉文:私企参与缴存公积金占比越来越大,中低收入群体受益

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公积金改革成为一个热话题,多名代表委员就此发表看法,引发社会讨论。有代表委员认为,当前疫情下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应该改革公积金制度,或出台临时性政策,比如放宽提取公积金的条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目前住房公积金制度对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依然有价值,“其历史使命并未完结”。

5月23日郑秉文再次向南都谈到他的思考。他指出,公积金制度覆盖面仍在扩大,更多私企参与其中,公积金对“体制内外”的中低收入群体来说都很管用,“公积金的中低收入阶层贷款人占95%,在贫困地区尤其受到欢迎”。

多名代表委员就公积金提建议

呼吁对公积金制度进行改革

今年疫情发生后,企业普遍面临经营压力,围绕给企业减负,取消公积金制度的声音出现。

南都记者发现,公积金存废之争从2月份就已经开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当时提议,疫情下应取消公积金制度,这样可为企业最多减负12%。4月份,黄奇帆再次呼吁将公积金改为年金。

不过,反对取消公积金制度的声音也很多,如2月13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刘俏、张峥在《我们为什么反对“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政策建议?》一文中指出,“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一个不恰当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糟糕的政策建议,不仅不能在“非常时期”真正给企业减负,而且会破坏正常的市场规则和秩序,给经济生活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冲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代表委员就公积金发表观点。5月21日,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接受媒体访谈时表示,企业负担太重,应该取消公积金。

更多代表委员建议对公积金制度进行改革。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带来建议,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角度,提出进一步降低公积金缴存比例,将最低缴存比例从5%下调至3%。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则提出,从2020年6月至12月阶段性放宽公积金可提取的用途范围,在原有的购房、租房用途基础上,将其他家庭重大开支纳入可提取范围,如购买汽车、购买大型家电等,后续可视情况进行调整。

最受关注的则是郑秉文所带来的一份《关于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提案》,在他看来,目前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效率和公平两方面都表现不错,“其历史使命并未完结”,“不能因噎废食”。

而最近网友也在热议,公积金制度对支持普通企业职工购房还有使命吗?中低收入者能否享受到公积金制度的益处?为给企业减负就应取消公积金制度?

5月23日,郑秉文再次向南都谈到他就公积金制度的进一步思考,明确反对取消住房公积金,“如果取消了公积金,没有加入的职工和已经加入的职工就都永远失去了机会,只要这个制度存在,机会就存在”。

公积金是穷人补贴富人?

“中低收入阶层贷款人占95%”

有人提出质疑,公积金制度本来是为了支持低收入者买房,而如今低收入者在高房价面前望而却步,提取公积金买房的更多是高收入者,这就相当于公积金制度变成“穷人补贴富人买房”,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哪些群体在使用公积金买房?郑秉文谈到,实际上公积金的中低收入阶层贷款人占95%,在贫困地区尤其受到欢迎。2018年发放的1万亿元的253万笔房贷中,95%的借款人是中低收入者,高收入者只占5%。

根据《全国住房公积金2018年年度报告》,其中的中低收入是指收入低于上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3倍,高收入是指收入高于上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3倍(含)。再看年龄和购买房屋情况:40岁以下的借款人占76%,购买144平方米以下的建筑面积占89%,首套占85%。

“很显然,上述这些数据说明购房者基本都是刚需阶层,公积金制度实实在在地为中低收入群体和夹心阶层购房提供了保障和支持。”他指出。

他还指出,根据2017年几个典型贫困地区缴存基数,也可以看到人们对公积金的态度:甘肃定西的缴存基数是其社平工资的101%,广西百色市是其社平工资的110%,甘肃张掖的实际缴存基数最高,是其社平工资的113%。这说明,贫困地区职工的缴存基数是非常“实”的,甚至都超过了当地社平工资,因为他们得到了实惠,他们愿意千方百计地多缴存。

对私企职工不公平?

“私企将成为参加公积金的主力军”

有人指出,许多私营企业并没有参与公积金制度,公积金制度的受益者主要是政府事业单位的职工,保留公积金对广大私企职工并不公平。南都记者注意到,实际上公积金制度一直因覆盖面不广、私企参与比例低而受到质疑。

郑秉文据《全国住房公积金2018年年度报告》重新考察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公平问题。他指出,实际上近年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在逐渐扩大。截至2018年,公积金缴存职工数1.44亿人,在我国缴费型福利制度里,覆盖面已算很大。同时缴存职工人数越来越多,尤其私企职工缴存人数占比越来越大。

关于“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公平问题,他解释,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对概念可以理解为,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被视为“体制内”,其他被视为“体制外”。在1.44亿实缴职工中,机关事业单位4452万人,国企2928万人,合计7380万人,这说明,“体制内”的缴存职工数量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他指出,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下,私企将成为未来参加公积金的主力军,例如,2018年公积金新开户1990万人,其中私企占50%(994万人),这说明在未来扩大覆盖面过程中,私企占比逐渐提高,而且速度较快。而在2014年,当年新开户的缴存职工中,来自私企的比例仅占13%。可以预见,再过几年,所有新开户的缴存职工都将来自私企。

他认为,在就业群体中,公积金对没有参加的职工来说是不公平的,但覆盖面的扩大需要一个过程,国家在扩大公积金覆盖面方面多次发布文件,需要雇主和雇员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他表示,社会保险覆盖面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例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20年前覆盖人口只有1.36亿,而2019年高达9.67亿。

给企业减负须取消公积金?

“企业减负关键和重点是减税降费”

公积金制度要求以职工月工资为基数,职工与单位按照一定比例(5%-12%)对等缴存公积金,单位缴存部分对单位来说是纯支出。

今年以来已有学者指出,当前疫情形势下,企业复工复产面临较大压力,如果取消公积金,最多可为企业减轻12%的负担。郑秉文也认为,公积金制度确实给企业造成了一定负担,但企业并没有非常抱怨这项制度,“企业抱怨的是社保费太高”。而且,职工对公积金非常认可。“在缴存公积金时,老百姓从来没抱怨说基数太高了,比例太高了,他们抱怨的是社保费费率和基数太高了。”

从我国初次收入分配的格局看,他表示保留公积金可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在我国初次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收入份额太低。中央多次强调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贯彻落实中央精神角度看,公积金制度本是一件好事。

他认为,取消公积金从而为企业减负,这一考虑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重点应该是减税和降低社保费。我国的税收收入主要来自间接税,直接税只占10%左右,长期看,应该逐渐向以直接税税收收入为主,但如果劳动收入份额始终太低,那就是一句空话。“从整个国民初次收入分配的格局来看待公积金的定位和功能,这才是‘大格局’,是‘大思路’”。他表示。

采写:南都记者 胡明山 发自北京

来源: 南方都市报

相关知识

疫情之下企业经营难 代表委员呼吁公积金改革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住房公积金:已到非改不可地步
住房公积金制度再成两会热点 改革势在必行
住房公积金制度再成两会热点,改革势在必行
公积金改革路径:从加强地区间互融互通入手
两会热议丨住房公积金制度再成两会热点,改革势在必行
政府工作报告未提房地产税 代表委员谈得少 为何?
公积金制度应改革 但“一刀切”废止为时尚早
公积金制度应改革,但“一刀切”废止为时尚早
快评|公积金制度应改革,但“一刀切”废止为时尚早

网址: 疫情之下企业经营难 代表委员呼吁公积金改革 http://m.jiajux.cn/newsview11712.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