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
北京5月16日,)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通缩主要指价格持续负增长,货币供应量也具有下降趋势,且通常伴随经济衰退。我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特别是核心CPI同比稳定在0.7%左右,M2和社融增长相对40较快,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不符合通缩的特征。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据悉,通胀根本上取决于实体经济供需的总体平衡情况。通胀水平受供需两方面影响,既与消费等需求拉动有关,还与供给冲击、成本推动等供给因素密不可分,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是物价稳定的基础。报告指出,近几年我国供需总体平衡,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2022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经历了数十年不遇的高通胀,对其央行货币政策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相较而言,我国通胀保持在温和区间,过去一年、五年和十年,CPI年均涨幅都在2%左右。我国一方面扎实做好疫情防控下的保就业、保主体、保民生工作,稳住社会生产力,确保经济循环基本畅通,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为物价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报告认为,总的来看,我国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保持基本匹配,实现了较快增长和较低通胀的优化组合。近期M2增速与通胀和经济增速间存在一定缺口,主要是政策效果显现、需求恢复存有时滞所致。未来随着疫情影响进一步消退、市场预期持续好转、经济加快恢复,居民的消费和投资意愿回升,前期积累的预防性储蓄有望逐步释放,有利于M2和存款平稳增长。3-4月住户存款同比多增额较1-2月已明显收窄,4月末M2增速也已较2月高点回落0.5个百分点。
报告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长期发展还具有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条件。也要看到,国内经济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全球经济增长趋缓,通胀仍处高位,主要央行政策紧缩效应显现。对此,既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
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既着力支持扩大内需,为实体经济既提供有力支持,又坚持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巩固拓展经济向好势头,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相关知识
人民银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
央行:我国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更为通畅
央行课题组:中国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央行:珍惜正常货币政策空间 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风险关系
央行:中国经济不存在长期通胀或者通缩的基础
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央行:全年经济大概率正增长 年内涉9万亿货币资金应对疫情
央行:货币政策传导更畅通,仍有四方面挑战,下一步怎么走?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
央行回应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推荐资讯
- 1北京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出乎意 3995
- 2华为全屋智能AWE2024前 3580
- 3为什么进户线要用铝线 2647
- 4杯子送人有何忌讳吗 男人送女 2330
- 5用心服务筑就每一份美好 2212
- 6安吉云上草原售楼处电话&md 2011
- 7菏泽轻轨线路图已出?看看是不 1880
- 82020年竟有农村拆迁补偿4 1801
- 9探索现代人需求,安放生活理想 1713
- 10松下全屋净水系统:全屋深度净 1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