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沿线景观风貌设计方案征集评选 市民可加入“线上评审团”

本报讯(记者 赵莹莹)千年大运河沿线的建设,或将留下普通人的思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昨天公布,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沿线景观风貌设计方案征集活动有了新进展,应征方案已提交最终设计成果并同步启动专家评审,特邀请公众加入“线上评审团”,对各方案提出宝贵意见。

据了解,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沿线景观风貌设计方案征集报名工作于2020年6月展开,数十家设计团队踊跃应征,经过资审委员会全面审慎考量和深入比选,最终选定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与荷兰MVRDV事务所联合体;法国TER(岱禾)设计事务所与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天津大学建筑设计院联合体等三个优秀设计团队入围。

10月10日,应征方案完成并提交最终设计成果。应征单位分别对大运河沿线景观风貌设计、大运河沿线桥梁景观设计、重点地区景观设计等三大方面内容开展方案设计,以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将大运河建设成为一条璀璨文化带、一条绿色生态带、一条特色旅游带。

具体看,法国TER(岱禾)设计事务所与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天津大学建筑设计院联合体的设计方案,以“全域博物馆,全城入画图”为核心理念,通过形成从运河到城市“一岸、一堤、一界”的三重空间层次,构建“三层六速”大运河慢行系统,营造区域生态网络,一步行百里,一游知古今。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与荷兰MVRDV事务所联合体的设计方案,将“融·河”作为设计主线,通过对运河空间的重塑,重现运河两岸昔日的活力,让之重新成为自然、文化和生活的交融地,从而实现一个全新的通州运河愿景。方案中提取了河、堤、渡、道、迹等历史上的运河主要的空间构成要素,并对应提出多样化的设计策略,在还原运河空间图景的同时应对通州所面临的城市挑战。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方案,提出“弹性五色水链,多义城市花园”的总体设计策略,旨在将北运河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典范,构筑一条生态型、城市型、文化型、智慧型相融合的河流,唤醒曾经的温度、记忆和运河故事,“应运而生”开启“运河第一章”。方案中重点对五河交汇、运河广场、奥体公园、副中心站等四大片区进行详细设计,梳理现有及新增桥梁功能,进行风貌引导。

据了解,即日起,公众可在“北京规划自然资源”官方微信公众号中搜索“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沿线景观风貌设计方案征集请您来参与”,活动开放时间截止到2020年10月31日。千年古运河的华丽新生,等着您一起描绘未来。

(责任编辑:王永超)

相关知识

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沿线景观风貌设计方案征集评选 市民可加入“线上评审团”
千佛山要建北广场!正在征集景观设计方案
通惠河高碑店段打造连接城市副中心魅力廊道
大运河亮出百公里农业精品线
城市副中心“桥头堡”效应显现 “通武廊”协同发展生机勃勃
2025年大运河河北段文化遗产保护全覆盖
城市副中心博物馆预计2022年底竣工,日接待量约6千人次
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建首家市属国企总部大楼
天津打造大运河上闪亮的明珠──揭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资阳对外征集中心城区“一江两岸”设计方案

网址: 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沿线景观风貌设计方案征集评选 市民可加入“线上评审团” http://m.jiajux.cn/newsview61494.html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