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的东乡绣娘,大山深处的美丽蝶变|奔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编者按:千年梦想,百年奋斗,今朝梦圆。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优秀的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人,正在站好最后一班岗。此为第二篇,以非遗方式助力脱贫攻坚的碧桂园。
作者 | 刘莹
出品 | 焦点财经
10月25日,2021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迎来了一场公益时尚盛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联合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牵手中国时尚设计大师张肇达,打造了“天才妈妈 X 东乡绣娘”公益品牌。10名东乡绣娘首次走出大山,穿上非遗时装,登上时尚大秀的T台,绽放出乡村振兴“她力量”。
一根绣针改变命运
杨梅兰就是参与此次东乡刺绣国际时装周的绣娘之一。擅长剁绣的她,还展出了一幅自己创作的作品,“叶子是绿色的,我就喜欢不同的颜色搭配在一起,就给叶子配上了黄色”,杨梅兰称。
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部的东乡县,是全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这片面积仅15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了缺水,交通差,自然资源匮乏,人口密度低,教育配套落后等各类扶贫痛点,平均工资标准仅有1470元/月,属于甘肃省最低工资标准的四类地区,是典型的贫困县。
东乡的女性从小学习绣花,她们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藏在绣花针后,绣在了密密的针脚中。不过,由于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加上“上炕裁缝下炕厨子”的约定俗成,在商品服装未曾流行的年代,闲暇时的东乡女性只能聚集在树荫下,一边绣花一边聊天,从门帘、枕套、靠垫,到鞋垫、袜子、耳罩等,用针线装点起家中的一什一物。
杨梅兰的经历也是如此。14岁时,杨梅兰开始跟着嫂子学习刺绣,只要闲下来,就坐在炕上绣。但是,一直以来,刺绣都只是杨梅兰的兴趣爱好,平时绣点鞋垫、枕头送给家人做礼物,她也从未想过用刺绣来挣钱,补贴家用。常年深居家中,杨梅兰从未走出过东乡,在她看来,“把家照顾好,把孩子看好”,几乎是她全部的人生。
转变始于2018年,这一年,90后女孩马箫箫回到了家乡东乡县,创立了“土本土刺绣工坊”,立志复兴东乡刺绣。作为有着千年传承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刺绣以配色大胆、构图粗放见长,一针一线都绣进了东乡族人的豪迈与热情,将东乡刺绣发扬光大十分重要。
也是在这一年,杨梅兰主动向家人提出要去绣坊工作的想法。按照东乡传统,妇女婚后不能外出工作,要留守家中照看老人孩子。杨梅兰向家人承诺,不因为工作耽误做家务,才如愿进入了绣坊。刚开始,杨梅兰刺绣手速很慢,挣得不多,但她依旧感受到了欣喜,“我不再是只会做家务的主妇,我也能自己挣钱”。
2018年11月,在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举办的“爱在东乡”慈善之夜活动中,杨梅兰受邀前往广东佛山参加表演刺绣。这是杨梅兰第一次乘坐飞机,也是她第一次见识到东乡县之外的世界。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杨梅兰大开眼界。正是这一次远行的机会,使得杨梅兰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外面的世界太精彩,有机会要多出去看看。
“刺绣带来的生活底气”
在东乡刺绣国际时装周舞台上,还有一位穿着明艳时尚刺绣礼服的模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就是东乡绣娘马色麦,舞台上的她光鲜靓丽,几乎看不出是来自于大山深处。
为了这次走秀,马色麦经过了密集的专业培训,练站姿、练形体。在马色麦看来,走秀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但这一切辛苦也都值得,透过训练室的镜子,她看见了自己的美。
马色麦今年35岁,是三个孩子的母亲。自从出嫁以后,马色麦就担负起了家庭“女主人”的责任,再没外出打过工。对于外面的世界,她也有过向往,但由于文化水平偏低,走出去并不容易。
2018年,马色麦听说了马箫箫要开刺绣培训班的消息,十分动心。一直以来,她的刺绣都是天马行空,想到哪绣到哪,这也让她很好奇,刺绣还可以怎样做的更好。加入绣坊后,马色麦得到了系统的学习,这才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如今,描样、改良刺绣的工法...这些都让她心里感到充实。
通过刺绣,马色麦一个月最多能赚2000元,这让她非常感慨。“东乡刺绣让我们对未来有了向往,也有了生活的底气”。
马来西麦的经历与马色麦类似。在老一辈东乡人眼里,女子无才便是德。文化水平不高的马来西麦,从没出过远门,也不敢出去打工。家里的柴米油盐,事事都要问丈夫要钱,有时候回趟娘家,丈夫给的钱,买个水果就没了,回去的路费都不够。
东乡县的妇女在“土本土刺绣工坊”
马箫箫创办的刺绣工坊,让马来西麦这样的妇女重新获得了“自由”。加入绣坊后的第一个月,马来西麦拿到了1500元工资,她骄傲地告诉丈夫,“你看吧,我自己挣到的钱,我要给孩子们买点东西”。在家洗衣做饭十几年,这笔钱对于马来西麦而言,是一种意外的惊喜。
如今,马箫箫的刺绣工坊已经有上百名绣娘,这其中少不了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的功劳。2019年4月17日,碧桂园和东乡签订产业扶贫协议,东乡刺绣成为重点帮扶的特色产业之一。从产品的设计推广到销售订单,碧桂园帮助马箫箫解决了大部分的问题。
有数据显示,近两年,碧桂园累计向东乡下发了刺绣类采购订单9万余件,总价值155.7万余元。刺绣工坊生产的手帕、挂画、茶席、收纳盒、披肩、香包、刺绣环保袋等产品,带着东乡妇女和碧桂园人的期盼一步步走出了东乡。
为了让东乡刺绣更具市场竞争力,碧桂园团队还协调广州几家知名刺绣公司和台湾刺绣艺术老师,对马箫箫和她的绣娘们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立体式的培训,学习新的刺绣技法与新图案。
培训之前,东乡刺绣的传统图案主要是花,培训之后,绣娘们不仅学会了将花、蝴蝶、动物等组合成一个整体图案,还能让图案对应一个历史故事,从而提高刺绣作品的美学层次和文化内涵。
把扶贫做成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是碧桂园扶贫的根本办法。碧桂园扶贫干部与马箫箫一起交流探讨后,创立了本土品牌“女匠十三秀”,寓意代表13位优秀的绣娘,一起将东乡刺绣打造成为代表当地特色的品牌,真正将东乡刺绣发展成一门产业。
如今,马箫箫内心中所勾画的蓝图正在逐渐变为现实。今年5月,在碧桂园组织的“520消费扶贫云上行活动”中,马箫箫还做客带货主播薇娅的直播间,5000条东乡刺绣丝巾不到10秒就抢购一空,这让马箫箫更加有了信心。
此后,她完善了自己的直播团队体系,力求推动绣坊走上规模化的道路。下一步,她还希望成立一个东乡刺绣产业协会,将更多东乡刺绣妇女的力量联合起来,让更多的妇女通过双手来获得财富,收获幸福。
在业内看来,东乡的“刺绣扶贫”模式,不仅解放了当地女性的劳动力,让她们可以创造经济价值,改善家庭贫困面貌,有益于扶贫事业,也有助于提升女性的家庭地位,让古老的刺绣技艺焕发新的光彩。
事实上,自2018年以来,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就从多方面帮助农村妇女实现就业,推动贫困妇女稳定脱贫。在甘肃东乡县,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联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实施的“天才妈妈·梦想工坊”公益项目,就曾带动超800名东乡族妇女就业,带动消费刺绣产品近200万元。
除此之外,为了实现“东乡羊走出甘肃,助力东乡产业脱贫”的目标,碧桂园还帮扶东乡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建养殖基地,直接解决冷链保鲜的问题,累计帮助销售东乡羊近30000只,直接链接约6000名贫困户,实现区域人均增收近5000元。
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曾出资1700万元于2018年5月开展龙泉学校援建项目,同年10月完成并交付使用,此为龙泉学校改造前后对比照。
近年来,东乡贫困群众的生活、生产从旧貌换了新颜,路通了、水通了、建了新房、开办了扶贫工厂,东乡的脱贫攻坚,社会扶贫发挥了积极作用,碧桂园就是其中重要的一股力量。
“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碧桂园的企业使命,也是诠释这家民营企业扶贫情怀的真实写照。
东乡县也只是碧桂园全国扶贫的缩影。从2018年开始,碧桂园结对帮扶9省14县33.7万贫困人口,助力1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脱贫超31.8万人。截至目前,碧桂园集团已经向全社会捐款累计超67亿元,帮扶项目涉及16省57个县。
相关知识
黄土高原上的东乡绣娘,大山深处的美丽蝶变|奔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碧桂园产业扶贫结硕果 东乡刺绣走上国际时尚舞台
贫困小山村的三年蝶变:碧桂园引产业助“造血”可持续脱贫
【蝶绣】入选2021北京墙纸墙布展强品牌计划
房屋翻新 住得舒心(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以治理升级共建美丽城市(现场评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12))
从贫困山区到新时代“富春山居图” 藏马山“蝶变”
震撼!芒市竟藏着如此美丽的梯田景观
曾经的垃圾场蝶变为休闲娱乐空间 杭州公路铁路沿线环境大变样
海尔智家再入世界500强,从智家体验云的蝶变开始
推荐资讯
- 1北京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出乎意 3798
- 2华为全屋智能AWE2024前 3412
- 3为什么进户线要用铝线 2443
- 4用心服务筑就每一份美好 2024
- 5杯子送人有何忌讳吗 男人送女 1834
- 6安吉云上草原售楼处电话&md 1829
- 7菏泽轻轨线路图已出?看看是不 1718
- 82020年竟有农村拆迁补偿4 1603
- 9探索现代人需求,安放生活理想 1527
- 10松下全屋净水系统:全屋深度净 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