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特色小镇”炒坏了
田闻之
近日,一份“中国特色小镇死亡名单”热传网络,不少名噪一时的“网红打卡镇”上榜。如陕西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开业当天接待游客12万人次,现在门庭冷落,不得不拆除;成都龙潭水乡投资20亿元,如今门店纷纷关停,街道空空如也……媒体调查显示,特色小镇成“鬼镇”“空城”的现象确实不少。
大笔投入落得一地鸡毛,令人唏嘘也值得反思。这些年,特色小镇的概念炒得风生水起,梦想小镇、文化小镇、基金小镇乃至香菇小镇、葡萄小镇……可谓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但走上一遭、转上一圈往往发现,这镇那村“看似一个样,吃喝差不多”。而且许多都搞成了大杂烩,“民俗文化村”冒出恐龙乐园,“洋味小镇”多的是中式摊位,拿着“清明上河图”建的是苏州园林风,最后都沦落为“旅游小吃一条街”。
“千镇一面”,“去一次再也不想去第二次”,生意能长久才怪。以时兴的“用户思维”而论,游客们远道而来,是为了感受小镇的独特魅力,欣赏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不去对接用户需求,深入挖掘当地的优势项目,总想照搬照抄、东拼西凑走捷径,结果只能是败光路人缘。特色小镇就败在此——以文化之名行“赚快钱”之实。而在这些黯然离场的名单里头,有多少是未经充分考量仓促上马的,有多少是为追求政绩盲目跟风,还有多少只是为房地产营销作“嫁衣”?都想“捞一把就跑”,好好的概念就这么被浪费、被玩坏了。
特色小镇的打造不是跟风赶时髦,亦不可能一蹴而就。事实上,近些年相关部门已加大整顿力度。2018年国家发改委对已公布的特色小镇进行测评,2020年又通报了典型经验和警示案例。到今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也明确提及,“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要以各省份为单元全面建立特色小镇清单,开展动态调整、优胜劣汰”。将名不副实的这镇那镇清理出局,也是对投机者的警示纠偏,给“建镇”虚火降降温。
从1614年农民开始种植香料,到1730年诞生第一家香料生产工厂,“世界香水之都”——法国格拉斯小镇的成长用了116年。国内外经验教训提醒我们,特色小镇用钱砸不出来,跟风跟不出来,唯有拿出耐心和创意,一砖一瓦去建设、一草一木去培育。
(责任编辑:王永超)相关知识
别把“特色小镇”炒坏了
特色小镇纠偏:划定“房住不炒”底线,宅地不超30%
国家发改委:严防特色小镇房地产化,住宅用地比例不超30%
不能借特色小镇之名另搞一套
秦皇岛17个特色小镇筹备中
特色小镇宜“慢喂精养”
国家发改委公布三类问题小镇 不能借特色小镇之名另搞一套
我国严控特色小镇房地产化倾向
楼市新产业引热潮 特色小镇遍地开花
云南这3个特色小镇拟取消黄牌警告
推荐资讯
- 1北京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出乎意 3989
- 2华为全屋智能AWE2024前 3572
- 3为什么进户线要用铝线 2640
- 4杯子送人有何忌讳吗 男人送女 2318
- 5用心服务筑就每一份美好 2203
- 6安吉云上草原售楼处电话&md 2006
- 7菏泽轻轨线路图已出?看看是不 1871
- 82020年竟有农村拆迁补偿4 1793
- 9探索现代人需求,安放生活理想 1710
- 10松下全屋净水系统:全屋深度净 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