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1省份CPI出炉:10地低于全国,湖北涨幅最小
中新经纬客户端5月13日电 (张猛)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份31省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4月各地物价涨势如何?未来CPI走势如何?快来看看吧。
10省份CPI涨幅低于全国 湖北涨幅最小
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从环比看,CPI下降0.3%。
分省份来看,四川、福建、云南、吉林、广东、湖南、海南、黑龙江、贵州、湖北等10省份CPI同比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湖北已连续3个月CPI同比涨幅最小。
山西、上海、河南、河北、内蒙古、重庆等6省份涨幅与全国持平。新疆、浙江、宁夏、西藏、青海、陕西、江苏、山东、辽宁、天津、北京、江西、甘肃、广西、安徽等15个省份4月份CPI同比涨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接受中新经纬记者采访时指出,4月各地物价整体保持温和。主要是影响消费者物价的多空因素均衡,生猪产能持续恢复推动猪肉价格整体稳中有降;同时,气温回暖推动果蔬供给增加,蔬菜价格涨幅仍处于下降阶段,食品价格整体稳中有降;4月亮点是服务业价格明显回暖,反映国内需求保持良好复苏态势。
专家:未来猪肉仍存较大降价压力 非食品物价存涨价基础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对中新经纬记者表示,根据中国畜牧业信息网的数据,目前22个省市的猪肉平均价格下降到了2019年8月左右的水平。受供给扩张影响,未来猪肉仍存在较大的降价压力。目前生猪存栏创下了2015年以来的新高,环比增速也维持在相对高位,未来一段时间,预计猪肉价格下行将对食品价格构成压低作用。
谈到非食品物价方面。苏剑提到,近期国际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大幅走高。上游行业成本上升将对非食品物价形成较大推动力。并且,疫后消费市场出现了一波反弹,未来非食品物价存在涨价基础。
周茂华认为,国内物价未来走势乐观,全年物价保持温和增长。由于疫情对内需抑制持续缓和,内需保持温和复苏,此前服务和非必需消费需求释放,带动非食品价格走高,以及能源商品价格持续维持高位,企业生产成本对消费品也有一定影响;但国内需求仍处于恢复阶段,生猪产能持续恢复,食品类商品供给充足,下游消费品市场竞争较为完全,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市场对物价预期稳定,不支持物价大幅走升。
(责任编辑:崔瑞婷)相关知识
4月31省份CPI出炉:10地低于全国,湖北涨幅最小
7月各地CPI出炉:18省份涨幅低于全国 北京涨幅最小
31省4月CPI出炉:10地涨幅超均值 京津沪回归"2时代"
31省份8月CPI:19地涨幅收窄 北京连续两月居末位
5月各地物价涨势如何?19省份涨幅低于全国,湖北涨幅2.4%
6月10省份CPI涨幅高于全国,猪肉、蔬菜价格怎么走?
31省份常住人口数据出炉:粤浙年增百万 四地负增长
31省份常住人口数据出炉:新疆城镇化率51.87
31省份前三季度GDP出炉 仅5省份尚未由负转正
31省份常住人口数据出炉:粤浙年增百万 四地负增长
推荐资讯
- 1北京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出乎意 3989
- 2华为全屋智能AWE2024前 3572
- 3为什么进户线要用铝线 2640
- 4杯子送人有何忌讳吗 男人送女 2318
- 5用心服务筑就每一份美好 2203
- 6安吉云上草原售楼处电话&md 2006
- 7菏泽轻轨线路图已出?看看是不 1871
- 82020年竟有农村拆迁补偿4 1793
- 9探索现代人需求,安放生活理想 1710
- 10松下全屋净水系统:全屋深度净 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