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下,楼市怎么走?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

  共同富裕

  大概从今年6月份开始,中央大小会议都会提到四个大字,“共同富裕”。

  大家不以为然。

  因为早在1985年10月,我国就提出:

  “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然而这些年,在“效率为王”的共识下,经济一路冲锋,屡创新高,沿海地区一片繁荣,有钱人越来越多。

  但先富群体并没有想要带动后富群体,而是通过资源垄断,想方设法筑高“阶级壁垒”,生怕后面的人爬进来。

  这种资本形势的社会财富分配机制,将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形成一根紧绷的弹簧。

  今年“躺平”一词火遍全网,其背后,正是年轻人对现状的无声对抗。

  不过当下,这一切正在被“一张大手”,强行扭转。

  6月,中央下发“双减”政策,万亿课外教育市场,一夜之间化为泡影。

  与此同时,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轮番出台政策打击高价学区房。

  那时候很多人以为,对教育市场的打击是为了“减负”,想让人们多生娃。

  但紧接着,阿里、腾讯、美团等平台型互联网公司,均被约谈,要求停止垄断。资本恐慌退潮,很多企业的股价腰斩,有的甚至跌回3年前。

  教育和房地产尚且为了生娃,但互联网呢?

  这一切,只能用一个结论解释:

  定向打击先富群体,实现“共同富裕”。

  事实如此,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十次会议,再次重点强调: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随后互联网巨头腾讯,紧急对外表态,投资500亿,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投入到中国社会的基础民生领域。

  接下来,还会有不计其数的大型企业,排队入场,投资捐款,响应政策。

  因为“共同富裕”下,赚够了钱还对社会没有贡献的,大概率要被划到“黑名单”。

  这是一场历史性的变革。

  时代进程

  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为什么偏偏在今年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读过中国经济发展史的人,肯定知道,中国工业经济起步是非常晚的,底子薄、基础差,走得非常慢,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

  “平均主义”。

  老一辈人都经历过吃大锅饭,穿大家衣,但也知道,总有一些投机取巧,少劳多得的人,在打破分配公平性,导致经济像一列绿皮火车,臃肿而低效。

  直至1984年,邓老第一次南巡,看到沿海特区在改革春风中,爆发出惊人的潜力,回来后大胆破除了“平均主义”藩篱,率先提出“先富带动后富”战略。

  好比,绿皮火车装“高速车头”。

  随后中国把大量资源和政策给了沿海地区,激发了当地私营企业家创富热情,中国经济才正式进入高速轨道。

  2001年中国入世后,参与全球分工,带来了实质意义上的腾飞,完成了大国的原始资本积累,追平百年差距。

  与此同时,中国金融、房地产、互联网产业占据龙头地位,飞速发展,完成了中国信息化、城镇化建设,功不可没。

  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战略下,鼓励“最大经济增量”的行为,效益越来越小。

  最严重的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后,全球经济陷入滞胀期,而我国,这几年,产业也一直在维持“低水平重复建设”。

  没有增量,“车头”跑不动了,于是内卷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是近两年人民感到焦虑和压力的主要原因。

  迫不得已,在疫情的推动下,我国提出“内外双循环”战略,并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然而,消费的前提,是老百姓(603883,股吧)裤兜里有钱。

  先富群体虽然有钱,但基数小,整体赚的多花得少,还占据庞大的社会资源,对经济动能的促进作用,极其有限。

  而工薪人群以及低收入人群,这部分消费主力军,反而面临着被资本压榨,收入增长缓慢,物价、房价疯涨的窘境,根本拿不出来钱来消费。

  最后发现,经济火车“两头大中间小”,车头跟车尾是断裂的,这时候急需要一种力量,强行将这种“社会财富分配机制”,进行重组。

  看到这里,你应该理解了,为什么今年会出台这么多的政策。

  对地方,要从沿海慢慢转移到内地,对产业,要从房地产、金融、互联网等高薪服务转移到科技工业。

  共同富裕是历史进程下的必然产物,让广大普通人民参与到大国进程,也是不可阻挡的一步。

  壁垒的破除

  当我们知道这一切后,接下来就很好推演了。

  首先,针对富人群体,会出台一系列税负政策,这是进行重新分配最直接的方式。

  这些年,先富群体是活得最舒服的一批人,主要原因就是可以“钻税收漏洞”。

  比如中产人群买个高档汽车,只能老老实实交奢侈税,但老板们就可以将豪宅挂在公司名下,增加企业资产,折旧和费用都由公司承担,冲抵利润,还能少缴企业所得税。

  富人们还可以把自己的工资降为1块钱,只享受年底分红,然后把分红通过公司层面套出来,股票、债券等投资收益,也可以避税。

  富人本来在财富资源层面,占据绝对优势,再加上没有税收限制,很容易滚雪球,进行垄断。

  不过接下来,都会挨刀子了。

  最近经济日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提到进一步完善高收入群体收入分配政策,建议适时开征财产税,包括房地产税、遗产赠与税等,与此同时,对不合理收入进行限制。

  看来,房地产税不得不出了。

  其实早在之前,中央出台政策,“土地出让金划归国家税务机关统一征收”,就是在盘点土地出让金水平,为房地产税铺路。

  现在一二线城市已经逐步进入存量房市场,土地出让金越来越少,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方式,肯定会转移到房地产税身上来。

  这么看来,之前倡导,深圳和海南会成为第一批试点房地产税的城市,2022年大概率会实现。

  而三四线城市,新房市场为主,城市需要建设,土地出让金来钱快,出台房地产税的动力不足。

  房地产税我讲过很多次,短期内会对市场造成利空情绪,多套房业主放量,二手房市场和租房市场可能会短暂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行。

  随后根据城市住房的实际需求,自动调节。

  优质城市,房价修复后,还会继续上行,参考美国、韩国等已经出台房地产税很多年的国家,疫情后,房价疯涨。

  因为对冲通胀,优质城市的房产具有唯一性。

  弱市,会被房地产税打掉一定的房租和房价,投资属性不再。

  有一个比喻很形象,楼市就是蹦蹦床,而房地产税是一个500斤胖子,胖子从高空落下,反弹还是戳一个洞,全凭蹦蹦床的质地。

  有人担心,房产税出台后,业主会把持有成本转嫁到租房者身上。

  放心,租房市场跟买卖市场不同,供需表现非常灵敏,房租贵了,必然没人会租,而且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租赁市场,租房成本会越来越低。

  其次是遗产税,这是必然要实现的。

  中国贫富差距的源头,很大程度来源于财富的“代代传承”,虽说富二代、富三代是多辈人努力的结果,但站在社会财富分配角度,又是不公平的。

  未来遗产税,起征点可以参考美国沃伦的富人税起征点:5000万美元,中国亿万富翁人数已经是美国两倍,按这个起征点没啥问题。

  到时候,这些亿万富豪肯定要跑路,想方设法逃税。

  比如买保险,搞信托,聘用下一代进行工资套现,不过,后面这些项目总归还是要征税的。

  中国跟法国、美国这些国家的制度环境不同,如果想做,肯定能做到。

  总之一句话,想跑,没门儿。

  转变逻辑的楼市

  接下来,楼市一定会参与到“公平分配”的时代主题中来。

  比如“头部城市”的一线高价学区房,这种不符合时代主题的畸形产物,一定会被解决掉。

  房子首先要回归居住属性,其次才是金融属性。

  高端盘、豪宅的成本肯定会越来越高,从而资金会逐步转移到刚需和刚改住房,100平米的小三居是未来大城市住房的“硬通货”。

  房地产、互联网、金融行业会被继续打击,削减利润,逐步回归普通,以此为产业核心的居住区,未来房价上涨空间可能没有那么强了。

  中部、西北、东北等内地城市群,将会受到政策转移红利,不过仅限于核心城市,比如中部五大城、西北部的西安、东北的沈阳、南部的贵阳……

  当然这是长期利好,短期房价走势,还要看各自的周期。

  共同富裕,是未来10年我国最核心的时代主题,一个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机制正在诞生,普通人的向上通道,平民的逆袭机会,将逐步放大。

  接下来中国经济列车,会将车头动能,逐步转移到后面的车厢。

  经济会短暂下滑,但车厢安装好引擎后,绿皮变高铁,势必会带来更高的经济增速和更广阔的创富空间。

  昨天晚上,我在电梯遇到一外卖小哥,他很开心地对我说,大家都在传,平台要降抽成,工资要涨了。

  他眼里的光和嘴角的笑,映射着时代的转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胡子说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相关知识

共同富裕下,楼市怎么走?
聚焦共同富裕,对房地产意味着什么?
推进共同富裕,远东控股在行动!
碧桂园多元举措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要离婚怎么走法律程序 有孩子离婚程序怎么走
重回分房时代,楼市已死?
远洋集团助力“共同富裕” 2021年共享农庄大会落地大茅生态村
别拿共同富裕不当回事 炒房族可能要交更多税
5月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已接近去年三季度水平 6月楼市怎么走?
5月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已接近去年三季度水平 6月楼市怎么走?

网址: 共同富裕下,楼市怎么走? http://m.jiajux.cn/newsview100046.html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