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多地“商改住”:保障房价格如何确定?
最近,很多地方开始推行“商改住”政策,也就是把现有的商用房转成保障房。这一波操作的背后,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的住房资源,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不过,具体怎么给这些保障房定价,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自从4月份政治局会议提出要解决存量房问题以来,已经有22个城市发布了相关公告。这些城市包括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也有杭州、苏州、南京等二线城市。然而,大部分城市的公告并没有明确说清楚收购规模和资金来源,这让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不少不确定性。许多城市在定价上选择了“重置成本定价”的方式,这种方式相对而言比较公平透明,可以较好地反映房屋的真实价值。所谓重置成本,包括了土地成本、建造成本和不超过5%的利润。具体来说,土地成本是按照同地段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建造成本则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和管理费等。不过,实际执行中也会有不少挑战,尤其是土地和建筑成本波动较大时,如何准确计算成本就成了难题。
除了“商改住”,很多地方还推出了其他去库存的措施,比如房地产以旧换新、降低首付和贷款利率、优化供地结构等。这些措施一方面可以加快旧房市场的流通,促进新房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减轻购房者的经济负担,特别是首次购房者和改善型购房者受益最大。
虽然政策形式多样,但各地在实际执行中的进展却有快有慢。比如,杭州临安区从5月份发布公告以来,至今还在评估阶段。推进速度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政策细则不明确,很多城市尚未明确具体的收购规模和资金来源;二是资金来源问题,目前很多城市依赖国资平台自筹资金,但资金缺口较大。未来,各地需要探索更多的融资渠道,比如发行市政债券、引入社会资本等。根据“十四五”计划,到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保障房的最大收购空间预计为1.6亿平方米。各地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尽快明确具体的收购规模和资金来源,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和速度。总的来说,把存量房转为保障房是一项重要的政策,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定价机制、多样化的去库存措施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才能真正解决存量房问题,为居民提供更加稳定的住房保障。
相关知识
揭秘多地“商改住”:保障房价格如何确定?
多地探索“商改住”策略,保障房定价成难题
“商改住”政策松绑,多地保障房定价探讨
房地产政策新动向:多地探索“商改住”定价新机制
揭秘“商改住”背后的房价定价秘密
“商改住”禁令破冰!两地发文明确商住房新路径,专家:全行业的曙光
海南万宁尝试“商改住”新政,楼市库存有望化解
拿地22年后 成都首个商改住项目终入市但销售或低于预期
“商改住”又挖坑,成都北大公寓违规销售,官方已介入调查
全民安居新政策,保障性住房建设大揭秘!
推荐资讯
- 1起底明园集团:李松坚与凌菲菲 4383
- 2北京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出乎意 4166
- 3华为全屋智能AWE2024前 3717
- 4为什么进户线要用铝线 2813
- 5杯子送人有何忌讳吗 男人送女 2484
- 6用心服务筑就每一份美好 2352
- 7安吉云上草原售楼处电话&md 2162
- 8菏泽轻轨线路图已出?看看是不 2023
- 92020年竟有农村拆迁补偿4 1932
- 10探索现代人需求,安放生活理想 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