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启动最严限塑令“京十条”后,记者再探访,发现......

去年12月底开始,北京市启动最严限塑令“京十条”: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商场、超市等零售业门店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鼓励消费者使用可重复利用的购物袋……近来,不少市民发现,许多大型商超收银台销售的塑料袋一夜之间完成了升级“换袋”,不少餐饮门店的餐盒和吸管也悄悄变了样。

随着限塑令持续升级,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喝咖啡自带杯子、逛超市自带布袋成了许多市民的生活新风尚。在环保专家看来,白色污染问题的核心在于“一次性”,而不是使用塑料制品本身。作为普通消费者,摒弃一次性消费文化、做到物尽其用,就能为环境保护添砖加瓦。

■走访 可降解塑料制品成首选

北京最严限塑令“京十条”落地后的执行效果如何?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京城多家大型连锁商超已经全面更换可降解塑料袋,许多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也陆续淘汰掉过去常用的一次性塑料吸管,更换为纸质吸管或可降解塑料吸管。

在右安门附近一家超市发门店的收银柜台上,一张印有“生物降解塑料袋,绿色环保我先行”字样的绿色宣传单非常醒目。宣传单上写着:依据国家规定,2021年1月1日起,北京超市发所有门店全面推行使用“生物降解塑料袋”。除了超市发之外,物美、盒马、罗森等多家商超和便利店也都已经完成一次性塑料袋的更换,全面推行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除了商超场景中使用率较高的塑料袋,饮品店的塑料吸管也是塑料消耗的“大户”。记者近日走访注意到,许多连锁餐饮企业已经将一次性塑料吸管更换为可降解塑料吸管或纸质吸管。

记者从星巴克方面获悉,星巴克中国自2019年4月开始在部分城市的门店试点停止提供塑料吸管,用直饮杯盖和纸质吸管来替代,到2019年年底,星巴克中国门店已经全部完成塑料吸管的替换。据星巴克相关负责人介绍,仅此一项,每年大约就可减少200吨塑料的使用。

另据汉堡王负责人介绍,汉堡王每年消耗的塑料吸管超过2.58亿支,叉勺超过3100万件,塑料袋超过1.52亿个。除了可降解塑料吸管,汉堡王还将陆续更换使用玉米淀粉制作的“塑料袋”和纸质外送盒等,全部完成替换后,每年将减少塑料使用上百吨。

海底捞也自今年1月起在全国门店实行“减塑”,除了全面用纸质吸管替代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还开始用纸质打包袋或符合要求的可降解打包袋替换一次性塑料袋。

■行动 价格倒逼消费者减塑

如何让消费者更为快速地减塑?记者采访发现,商家开始运用价格机制在倒逼消费者。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超市发过去使用的普通塑料袋的售价为小袋0.3元,大袋0.5元;更换为可降解塑料袋之后的售价已经较此前翻倍。此外,物美超市各店原价分别为0.2元和0.4元的中号和大号塑料袋,如今已经涨至0.6元和1.2元;盒马鲜生各店原本售价0.4元的中号塑料袋已经涨到0.6元,大号塑料袋则从0.6元上涨到1元。

除了大型商超的塑料袋价格翻倍,部分小店也开始对塑料袋明码标价。菜户营附近盒马生鲜超市门口,一个售卖烤冷面和煎饼的流动小摊也在玻璃上贴出“塑料袋0.1元1个”的提示。

超市塑料袋的涨价让不少消费者选择自带环保购物袋。“更换可降解塑料袋之前每天差不多能卖出100多个塑料袋,最近一段时间每天也就卖四五十个,少了有一半。”物美超市大兴店收银台工作人员说。

■风尚 自带杯子去店里喝咖啡

冬日里,手捧一杯热咖啡逛街是很多年轻人的习惯。不过,不少环保意识超前的消费者已经开始自带咖啡杯了。

家住丰台区方庄路附近的胡女士已经习惯带着自己的咖啡杯去星巴克喝咖啡了。“我经常来这家咖啡厅,自带杯子已经成习惯了。疫情期间用自己的杯子喝咖啡也更放心一些。”胡女士说。

星巴克为鼓励消费者的环保行为,推出了“自带杯子可减4元”的优惠,店员还会在装咖啡前提前用热水烫杯子进行预热,保证咖啡的最佳饮用温度和口感。“最开始有点难为情,怕别人感觉怪怪的,现在环保人士多起来了,一点不觉得尴尬。自带杯子不仅节省纸杯,也顺带节省一个纸袋,而且保温杯还能给热咖啡保温,何乐而不为呢?”胡女士说。

在Costa咖啡、麦当劳、喜茶等餐厅和饮品店里,也有不少消费者渐渐习惯自带杯子装饮品。

而在酒店业普遍不主动提供“六小件”后,很多市民养成了自带全套洗漱用品的习惯。“除了牙膏、牙刷、梳子,我连拖鞋、毛巾、浴液、香皂都是自带,全套出差装备就固定放在行李箱里。”有市民表示。

■分析 减塑重在提升重复利用率

最严限塑令落地,不可避免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

以可降解塑料制品为例,价格的提升确实在客观上减少了消费者的使用强度,但可降解塑料袋成本翻番,纸质吸管的替换成本更是成倍增长,令限塑令全面推行面临考验。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一根普通塑料吸管的售价约为0.03至0.05元,而纸质吸管的成本比普通塑料吸管高3至6倍。高昂的替换成本让许多中小型餐饮企业望而却步。

“如果未来餐饮企业大面积推广纸质吸管或直饮杯盖,市场需求量和工厂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可降解吸管和纸质吸管的生产成本才能进一步降低。”一位纸塑产品厂家负责人说。

除了上游供应端的产能限制,下游回收端的处理能力也是可降解塑料制品目前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介绍,相比传统塑料袋几百年才能自然降解的破坏力,可降解塑料袋的环保程度明显提升,但在自然环境下的降解速度依然缓慢。

刘建国说,可降解塑料制品最适合的处理方式是工业堆肥,但我国各地兴建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中,大约80%采取的都是厌氧发酵处理技术,采用堆肥技术设施的并不多。“而即便是在温度55摄氏度以上、氧气丰富、含水率60%的严格工业化堆肥条件下,可降解塑料袋也需要大概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降解。”刘建国说。

据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8184万吨,其中塑料袋年消耗量在70万吨至80万吨;塑料吸管年消耗量近3万吨,约合460亿根。“这远远高出可降解塑料目前的产能。”刘建国说。

“实际上塑料制品使用的核心问题在于‘一次性’,而不是塑料本身。”刘建国认为,比起更换其他材质,我们更应该努力的是摒弃一次性消费文化。“单纯从产品本身来看,纸制品确实比一次性塑料制品更环保,但如果站在整个产业的角度来看,纸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带来的水电消耗和环境污染也并不少。”因此,在刘建国看来,提升塑料制品的利用率而不是用完一次就扔,做到物尽其用,也是环保生活方式。

实际上,很多市民已经在自觉提高塑料制品的重复利用率,比如打包饭盒洗干净再利用等。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不浪费一次性塑料制品,也是在为环保做贡献。

(原标题:商超纷纷升级“换袋”市民踊跃做“减塑派” 限塑令实施后记者再探访)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王志)

相关知识

北京市启动最严限塑令“京十条”后,记者再探访,发现......
北京“最严租房新规”施行月余,记者调查发现押金还是难退
另类调控“限跌令”潜行:“三稳”基调下的楼市再平衡
什么情况?楼市又现“限跌令”,最多只能“85折”
张家口祭出“限跌令”背后:房价下跌40%仍未见底 开发商亏本卖房
深圳出台最严调控令,下一个会是谁?
联塑数字化智能工厂启动,数字化升级再迈新台阶
8城出台“限跌令”,山雨欲来还是波澜不惊?
多地急发房价“限跌令”!有业主还没收楼已先狂亏30万!直接“举报”房企
“最严租房新规”施行一月余,“租金贷”还有吗?

网址: 北京市启动最严限塑令“京十条”后,记者再探访,发现...... http://m.jiajux.cn/newsview75625.html

推荐资讯